离烟远一些 离健康就近一些

来源:戒烟之家 时间:2019-10-12 11:54:11 责编:戒烟之家 人气:
    今年5月31日是第25个世界无烟日,其主旨在于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提到,烟草使用是首要的可预防的死因,每年全世界有5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死于二手烟暴露的人数也高达每年60多万人,其中四分之一以上为儿童。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达到3.5亿,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为100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如果目前吸烟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与此相关的死亡2025年将增至300万。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说,要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出的目标,在5年内使我国人均寿命增加一岁,控制烟草使用,降低二手烟暴露是重要举措。由此可见,控制烟草、远离烟草,对老百姓来讲,是关系自身健康与寿命的大事。     烟瘾也是一种病     据统计,每年约有46%的人尝试戒烟,但只有不到3%能够凭自己的意志力坚持戒烟一年以上。多数吸烟的人都认为,戒烟是个人行为,是靠个人的意志力完成的。其实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大多数烟民戒烟的失败,并不能归咎于其意志力不够坚强。山东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孙桐说,“戒烟的成功率本来就低,大概只有20%到30%。如果不依靠外界和药物辅助作用,仅靠自觉的戒烟行为,成功率只有3%到7%。”     为什么戒烟这么困难呢?原来我们所说的烟瘾,即烟草依赖是一种成瘾性疾病,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疾病作为一种慢性成瘾性精神依赖性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对尼古丁的依赖,表现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觅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体验其带来的欣快感和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简单来讲,尼古丁就像毒品,烟民就是病人。     可到戒烟门诊寻求帮助     跟戒除其他成瘾类药物一样,在戒烟的过程中,人体会产生明显的不适症状,如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坐立不安、无法集中精神、疲倦、失眠等,临床上称为“戒断症状”。这些症状令大多数吸烟者难以忍耐,甚至放弃戒烟意愿,重新开始吸烟。     戒烟如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可以缓解不适感,提高成功率。在2009版的中国临床戒烟指南中明确指出,鼓励戒烟者在医生的帮助下,使用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方案,因为药物治疗可缓减戒断症状,减少对尼古丁的渴求,提高戒烟的成功率,是帮助戒烟者尽快摆脱烟草危害的有效手段。研究证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行为干预等多种治疗方式,可使成功率提高2倍以上。因此,中、重度烟民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戒烟。     从东省卫生厅开始在省城13家机构中开展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培训指导基地创建活动,并在部分医院建立戒烟门诊,为戒烟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这13家机构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济南市口腔医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山东省妇产医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    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健康教育所、济南市健康教育所。     不过从戒烟门诊成立后的运行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几乎没有来看戒烟门诊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戒烟门诊主任霍学云说。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宋光照也深有同感,该院设立的戒烟门诊在近一年中也没接到过专门来此戒烟的患者。     4月15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出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讨会时称,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陈竺透露的“医保戒烟”计划,表明了国家控烟的决心,不过在社会上却引发了众多争议。“我戒烟四五次了,从来没去医院咨询过,也没专门吃过药。”济南烟龄十多年的段先生说,他认为戒烟主要是个人主观行为,烟瘾也不是什么病,无需去医院就诊,因此他觉得戒烟药纳入医保不太靠谱。像他一样想法的烟民有很多,他们认为戒烟靠的是决心和定力,没有必要使用药物进行戒烟。     且不论陈竺所讲的计划能否实施,从对该计划的否定性讨论,以及戒烟门诊所遇到的尴尬境况,这些情况都证明了:虽然人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对危害的程度,对烟草依赖戒除的严重性,尚未在社会中得到足够的认识。戒烟知识尚需普及,戒烟之路任重而道远。     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     科学研究证明,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也不论吸烟时间有多长,只要能成功戒烟,就会对身体有益,身体的机能就会得以改善。专家估计,一个吸烟者在未曾患上慢性病之前就戒烟的话,一年后他因吸烟致病的机会将降低66%。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陈荣昌表示:“什么时间开始戒烟都不算晚,戒烟15年后,身体部分健康指标可以恢复到健康人的水平;不管年龄多大,即使60岁了,只要戒烟,就可能为自己争取3年以上的健康生命年数。”      即使已经生病,戒烟也有利于病情控制。英国癌症协会研究者近日发现,肺癌,特别是肺癌早期的患者,及时戒烟,可以延缓癌细胞扩展,为治疗获得时间。在诊断出早期肺癌的患者中,63%至70%立刻戒烟的患者在5年后依旧存活,而在不顾病情继续抽烟的患者中,5年后仍在世的只有29%至33%。尽管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可以推断,吸烟进入肺部的气体中含有加速癌细胞扩散的成分。     只要吸烟,就会持续损害身体健康。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吸烟相关性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就越大。所以奉劝吸烟的人,戒烟,早比晚好,但无论何时戒烟,戒总比不戒好。